南水北调中线通水:造福民族造福人民的宏伟篇章

来源:河北新闻网 2014-12-13 08:15:16 责任编辑:李莎

    □河北日报评论员

    十余年奋力建设,一甲子梦想成真。一代伟人经略江河的构想,几代中国人翘首以望的夙愿,终于化为一幅碧水北送、豪情万里的壮美长卷。在这样一个特殊时刻,我们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欢呼、喝彩,向所有参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决策者、设计者、建设者,向顾全大局、无怨无悔的被征迁群众,向牢记宗旨、不辱使命的广大干部,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!

    欲治国者先治水,五千年来,治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太多的印记。大禹治水的宏大,李冰筑堰的智慧,千百年来名垂青史。灵渠、郑国渠、京杭大运河、三峡工程……一处处水利工程,兴利除害、泽被万众;一部部水利乐章,汇聚成中华文明的壮丽交响。如今,南水北调中线工程,又为此增添了更加激昂、动人的旋律。

    我国是世界上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,而且预计到本世纪中叶,全国的用水总量将达到水资源可利用量的上限,水资源供需矛盾将越来越突出。京津冀地区,占全国1%的水资源却承载了全国8%的人口和11%的经济总量,缺水问题显得尤为突出、尤为紧迫。可以说,不解决水危机,资源无法支撑,生态难以承受,发展不可持续。一方面是水资源严重匮乏,一方面是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,面对这样的现实,向南借水,就不只是一个遥远的构想,而是当下必须完成的最紧迫任务;大江北去,就不仅是滔滔江水的长途跋涉,而是实现水资源均衡分配的必然选择。

    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、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,是造福当代、泽被后人的民生民心工程。碧水南来,相当于为北方地区新开辟了一条黄河,滋润干渴的华北平原,泽惠广袤的北方大地,将极大缓解我省缺水困境。同时,将极大改善沿线的环境、生态和人民生活,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。

    水是有生命的。千里长渠,从长江到海河,碧波荡漾、奔涌澎湃,释放着无穷的活力。水是有记忆的。一渠清水,是一部厚重的历史,记载着朴实善良、平凡而又伟大的付出;是一座精神的丰碑,铭刻着无私奉献的力量,留存着可歌可泣的情怀。

    南水北调,让我们再次见证了什么是崇高、什么是担当、什么是责任;让我们再次感受到自强不息、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,勇于创新、求真务实的新时代精神。这种精神,必将深深扎根于燕赵大地,不断汇聚升华,激荡着我们的灵魂,推动着我们前进。

进入南水北调专题

相关新闻

南水北调:南水京城游

2014-12-13 06:56:20

这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段配套工程示意图。新华社记者张宇摄    这是团城湖调节池(左上)和团城湖明渠(右下)(11月14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殷刚摄    这是南水与本地水源在北京供水管网配比示意图。

揭秘世界最大跨流域调水工程——南水北调工程

2014-12-13 06:19:03

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于12日正式通水,来自丹江口水库的汉江水,将沿着1000多公里的干渠,流入京津冀豫地区的千家万户。

南水北调通水:汉水北上越重关

2014-12-12 23:29:26

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优化中国水资源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工程,也是中国水利史乃至世界水利史上史无前例的工程。

南水北调通水:千里长渠上的“河北创造”

2014-12-12 23:27:47

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长达1432公里的浩大工程中,河北境内长度为596公里。10多年来,建设者们用智慧与辛劳奋勇争先,在这千里长渠上烙下了深深的“河北印记”。

南水北调通水:南水虽缓水荒 龙头仍需拧紧

2014-12-12 23:25:13

经过一个甲子的规划、论证和建设,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终于正式通水。京津冀豫是否从此告别水荒?

南水北调通水:筑梦六十载 圆梦在今朝

2014-12-12 23:24:04

12月12日,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。清澈甘甜的汉江水一路向北,水资源极度匮乏的燕赵大地,将从此迎来“长江时代”。

融媒体矩阵

想爆料?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-67562054,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(@河北新闻网官方)或通过投稿邮箱:(hbrbwgk@sina.com)提供新闻线索;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@126.com,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。
  •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: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
  • www.hebnews.cn copyright © 2000 - 2015
  • 新闻热线:0311-67562054 广告热线:0311-67562966 新闻投诉:0311-67562994
  • 冀ICP备 09047539号-1 |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1312006002
  •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冀)字第101号|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