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城区河沿镇政府年财政收入6000万

来源:衡水新闻网  2014-06-23 10:03:31  责任编辑:刘晓莉

    衡水桃城河沿镇政府年财政收入6000万—— “蜗居”办公三十年——小气 “钱袋”半数惠民生——大方黄琼 乔建良 赵占木

    年度财政收入6000多万、经济实力位居全市“十强乡镇”行列,三十年甘心“蜗居”在破旧大院办公;修路、建校、改善民生从不吝啬,政府办公环境的改善却一直修修补补,数次为发展经济、改善民生让路。在超期“服役”的政府大院背后,是桃城区郑家河沿镇在“吝啬”与“慷慨”间演绎出的以民为本的执政情怀。 “只要老百姓过得好,咱们条件再差也不算啥”

    在镇政府所在地郑家河沿村南一条不宽的街道边,有条很窄的胡同,中间南侧有个大院,夹杂在周围崭新的民房中间,这里便是镇政府机关所在地,紧挨着中心街道两旁的一栋栋居民楼,越发显得“穷气”和“寒酸”。

    镇政府退休干部杨淑恩介绍,整个院落分南、北两部分,房子大都建于上世纪七、八十年代,以砖木结构为主。虽然房屋的墙体都刷了颜色,但由于年代久远和雨水冲击,也脱落斑驳成了“花脸”。地上铺的砖面已磨得坑坑洼洼凹凸不平,几棵树皮粗糙、长满木瘤的老梧桐树更是增添了小院的沧桑。

    北院是集中的办公区域,这里房屋简陋、办公拥挤,走进他们9平方米的办公室,里面的“标配”几近相同:一张办公桌、几把旧椅子、一个热水壶、节能灯和老式吊扇。遇到下雨或返潮时候,水泥地面就开始“出汗”,屋内墙面几乎都有裂纹,一条条雨渍格外显眼。好多门窗都关不严,冬天透风,夏天漏雨。夏天没有空调,冬天靠烧“蜂窝煤”取暖。“房子每年都漏,常常是工人在上面修,我们就在里面办公。”乡政府干部说。

    南院的大会议室建于70年代,由单面砖垒成,墙体薄不算,边上还有10公分的裂缝,冬天开会就算提前点上酒精火盆,还是冻得难受。大院里最“体面”的接待室,是由两小间办公室打通改成一大间,中间用柱子顶着,就连桌椅也是企业淘汰后换来的。

    在其它三个办公地点,情况并不比这里好多少,特别是谈庄,年久失修的办公用房岌岌可危,房屋北山墙向外倾斜了,就在后面垒上砖顶着。如此简陋破旧的办公用房,按理早该拆旧建新,但一直以来,河沿镇历任领导一直都是“修修补补”,始终没有“大兴土木”。好钢用在刀刃上,有钱先紧着老百姓花

    河沿镇每年的财政收入6000万元,这些钱都用在了哪里?“全镇人口约4.5万,辖64个行政村,是全区面积最大、人口最多的乡镇”,党委书记商立峰这样打着自己的算盘,“家大业大,花钱的地方也多,有钱要用在刀刃上,花几百万元建座新办公楼,我们能办得到,但旧房修修还能用。有钱了还是先“紧”着老百姓花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有足够的实力,有能力为自己建造一处‘像样’的办公场所,提供一个‘安全’的办公环境。”商立峰介绍说,镇上很多机关干部也有这个想法,条件也允许,他测算了一下,盖一栋办公楼,只要三四百万就行。前几任领导也想过盖办公楼,上世纪九十年代末,全镇财政收入就达到了1000万元,镇政府做出了盖楼规划,并提上了党政联席会议程,但是盖中学教学楼要花钱,盖机关的事情搁置了起来。后来,又有几次想盖,也因为其他事情,一直搁到了现在。前不久他去了一趟河沿小学,又有了新想法,河沿小学宿舍楼、教学楼建成了,但操场等配套设施不完善,一直无法投入正常使用。商立峰当即决定再投300万元用于校园的硬化、绿化以及宿舍内的配备,确保9月1日学校正式开学。

    说河沿镇最好的楼房是学校,镇中心校长李丙山一脸的自豪。这里农村教育起步较早,前期投入980万元建成河沿小学,在全区第一个推进小学寄宿试点,实行四轨制教学,实现了“两免一补”,学校电脑、图书馆、操场等设施一应俱全。去年镇财政投入学校餐厅、幼儿园等配套设施70万元,在农村中,属于投资最多、标准最高、设施最全的校园。

    自己过日子,紧了再紧,一分一厘都抠着花,而为老百姓,镇领导花起钱来,却很大方。“每年财政可用资金4000多万元,除去必要的办公经费,其他全部投入民生建设。今年已投入300万元用于河沿小学设施的完善;河沿中学已立项餐厅、图书馆,预计投入270万元;计划新建种高小学,初步预算229万元;计划修李空路……”

    干部旧房“蜗居”,村民喜迁新居。几十年旧房办公的河沿镇,农民生活却一年比一年强,湿地观光区、生态农业观光区、特色农业种植区、农产品加工区、文化旅游观光区、精工产业区六大产业区的投入,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。富了口袋富脑袋,他们给每个村都投资修建了村民活动中心,去年他们投入330万元为16个村修建了公路,投入30万元为村民打井六眼;村内自来水改造、建水厂投入20万元;环境卫生整治投入300多万元,为村民创造了舒适干净的生活环境;去年还投入20万元维修了河沿村的“多功能”礼堂。近两年来,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大,部分村民已陆续迁入“中湖盛景”、“中湖美景”住上了现代化的小区,特别是全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,北沼村在2013年7月被列入三年攻坚计划,新民居建设已正式启动,不久这里又一批老百姓将搬进新楼房。

相关新闻

融媒体矩阵

想爆料?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-67562054,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(@河北新闻网官方)或通过投稿邮箱:(hbrbwgk@sina.com)提供新闻线索;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@126.com,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。
  •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: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
  • www.hebnews.cn copyright © 2000 - 2015
  • 新闻热线:0311-67562054 广告热线:0311-67562966 新闻投诉:0311-67562994
  • 冀ICP备 09047539号-1 |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1312006002
  •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冀)字第101号|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